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报涉及降雨-入渗-汇流-坡面、沟道物源起动-运动演进与成灾等多物理过程耦合、时空关联和学科交叉,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,长期未能取得突破。相较于传统的监测预警和工程防治,山洪泥石流预报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和经济性,通过灾前预报迁移减灾关口,变灾后被动救灾为灾前主动减灾,可以为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减灾防灾提供更为科学、有效的支撑。
针对山洪泥石流数值预报这一重大科学难题,通过揭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成灾全过程机理,基于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多物理过程的时空耦合,分析不同物理过程之间的衔接条件,构建了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演进物理模型,自主开发了小流域山洪泥石流数值预报平台。以汶川地震灾区红椿沟“8.14"泥石流为例,利用预报平台获取了泥石流在成灾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,实现了泥石流在不同时刻、不同位置处流深、流速、重度、堆积形态与危害范围等关键参数的定量评价。
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灾害领域知名期刊Landslides上